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商检局关于印发《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8:15:01  浏览:877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商检局关于印发《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

国家商检局


国家商检局关于印发《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工作若干规定》的通知


     (国检鉴(1991)293号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各直属商检局: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商检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工作若干规定》,现印发给你们。本规定自一九九二年一月一日起施行。请你们组织学习、贯彻。

  附件: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工作若干规定

 

附件: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工作若干规定

 

  一、关于各地商检机构协作问题

  凡列入《种类表》内和其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的运输包装,各商检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进行检验。凡由当地商检机构包装性能检验合格并转运至异地口岸商检机构换证的出口商品,当地商检机构在其《出口商品检验换证凭单》检验结果的“包装情况”栏内填写有“包装性能检验合格,合格单号为××××”即可,异地口岸商检机构,据此予以换证。

  凡经商检机构性能检验合格的本地区运输包装容器,销往异地装货使用时,必须附有当地商检机构“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性能检验合格单”,随该批包装容器流通,使用地商检机构在接受出口商品报验时,凭“运输包装性能检验合格单(正本)或“分单”(正本)受理品质检验。

  二、关于性能检验范围问题

  各商检机构按《办法》第三条的规定,必须对钢桶、铝桶、镀锌桶、钢塑复合桶、纸板桶、塑料桶(罐)、纸箱、集装袋、塑料编织袋、麻袋、纸塑复合袋、钙塑瓦楞箱、木箱、胶合板箱(桶)、纤维板箱(桶)等十五类运输包装容器实施性能检验。其检验和管理要严格按照《办法》和本规定办理。

  根据规定,各地商检机构应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对列入《种类表》内和其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的运输包装实施性能检验。除上述十五类出口商品运输包装容器以外的其它运输包装容器,凡不能全面开验的商检机构,必须向商品流向地的异地或口岸商检机构备案说明,异地或口岸商检机构可据此予以办理放行手续。

  三、关于检验批次问题

  纸箱、麻袋、塑料编织袋等大宗包装容器,在材质不变的情况下以生产企业一个月的生产量为一个检验批次。商检机构对每批包装容器按规定进行性能检验,并实施监督管理和抽验。当材质发生变化时,生产企业应及时向所在地商检机构申请检验,商检机构应及时抽取样品进行性能测试。

  对于其它包装容器,各地商检机构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其检验批次。

  对于同一批号不同单位使用或同一批号分多次装运出口商品的运输包装容器,其性能检验合格单的分证问题,由各地商检机构根据当地具体情况作出规定。

  四、关于用实物进行性能试验的问题

  在执行有关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检验规程过程中,对于不能用实物进行性能试验的包装容器,可不用实物进行性能试验,但对包装容器应加强物理性能检验及外观检验。

  五、对于对外出证问题

  凡国外要求或合同规定需商检机构对外出具包装证书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商检机构根据性能检测合格的结果,对外出具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性能检验合格证书。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民政部


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1985年2月26日,民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
1985年2月8日,国发(1985)18号文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这是我国殡葬工作的第一个行政法规。它的发布实施,必将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把殡葬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了不失时机地抓好规定的贯彻实施,特作如下通知:
一、组织民政干部和殡葬职工认真学习国务院的规定。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本着“积极地、有步骤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提倡节俭、文明办丧事”的方针,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殡葬改革的发展规划,提出划定火葬区与改革土葬区的意见,拟订规定的实施办法,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审议。
二、大力宣传国务院的规定。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国务院规定的重大意义,宣传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对国家、集体及个人的好处,提高群众执行规定的自觉性。要针对职工、群众中在丧葬问题上的旧思想,进行普遍、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并注意工作方法,形成群众性进行殡葬改革的社会风气。特别是要教育干部、职工以身作则,模范地执行规定,并敢于向不良的风气作斗争。
三、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搞好殡葬服务。所有殡葬事业单位都要根据国务院的规定,从有利于殡葬改革和方便群众出发,扩大服务项目,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服务去赢得社会信誉和尊重。同时,要改革殡葬事业单位现行的管理体制,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进一步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做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加强领导,切实做好殡葬管理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对当地的殡葬改革和殡葬服务行业实行统一管理。要当好党政领导的参谋。要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和他们密切配合,共同搞好殡葬管理。要及时总结推广新鲜经验,善于抓住好、坏两种典型,表彰先进,处理违法事件,以不断提高殡葬管理水平。
望随时将贯彻执行情况报部。


人事部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管理的通知

人事部


人事部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管理的通知
人事部



几年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包括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工作的专项考试,以下简称“考试工作”),在致力于创造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氛围,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90年以来,已
在14个系列、专业实行了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和执业资格考试。截止1996年底,全国共组织考试44次,累计报名人数1474万人,参加考试人数为990万人,有230万人获得相应资格证书。
考试工作的实施增强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竞争意识,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受到了专业技术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在考务组织、命题、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由
于考试工作科学性强,运作程序复杂,加上社会不正之风影响,考试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操作程序不够规范,考风考纪时有违反规定等等。为使考试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创造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更好地为经济
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现就加强考试工作管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考试工作关系着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要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加强对考试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考试的内外协调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考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管领导要亲自组织与指
导考试计划的制定和具体实施工作,保证考试工作严格、有序地进行,维护考试工作的严肃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规范运作程序。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和各专业考试管理机构,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考试工作的规定,严格按照各专业年度考试工作计划的要求和各环节工作程序实施考试。必须认真抓好考试设计、内容确定、大纲编写、命题组织、考务管理、考风考纪、监督检查、确定标准、公
布结果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全局观念,按时完成各专业年度考试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全国考试工作的运作效率。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阅卷评分、确定合格标准、颁发证书的工作。
三、健全规章制度。考试工作环节多,操作复杂,必须加强考试工作制度的建设。各专业考试管理机构要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定,对考试实施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建章立制”,并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避免随意性,增强严谨性,提高管理水平。
四、提高命题质量。试题是测试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的标准,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学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检验。加强命题研究,提高命题质量要充分体现考试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才成长服务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各专业考试管理机构应建立一支具有本专业丰富经验的
考试专家队伍,及时总结、分析考试命题(包括题型、题量)的质量,并根据本专业实际工作的需要,研究制定既适合成人考试特点,又充分体现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的考试内容和标准,不断提高命题质量。
五、严肃考试纪律。考风考纪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试工作的生命线。各地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考试纪律的管理。要遵循“教育防范和惩戒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考风考纪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在组织实施考试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回避
制度。凡参与考试命题和组织管理工作(包括试卷保管、运送、评卷、登录分和考场主考、监考、巡考)的人员及其需要回避的近亲属,一律不得参加当年举行的资格考试。如有上述情况,考试工作人员应主动提出回避。
六、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保密是体现公平竞争的重要保证之一,是顺利组织全国考试的关键。考试工作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人事部与国家保密局联合颁发的《人事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补充规定》(人办发〔1992〕1号),认真做好考试
各环节(包括命题、审题、试卷印刷、运送、保管、分发、评卷、登分等)的保密工作。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和各专业考试管理机构,要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的保密教育,增强保密意识,建立保密工作责任制,确保考试各个环节工作的安全、有效。
七、重视信息管理。参加资格考试的人数多、覆盖面大、时间性强,考试信息要实行计算机管理,以便于全国考试工作的汇总、分析和研究,提高考试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各专业考试的信息管理,应符合人事部人事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关于资格考试的信息项和要求
。人事部将根据资格考试管理工作的需要,公布各专业资格考试信息项目和代码。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和各专业考试管理机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项目、程序和要求,及时、准确地采集和处理各类考试信息,控制误差,体现考试工作的高质量。
八、抓好考试工作队伍建设。各级人事(职改)部门和各专业考试管理机构要建立和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素质高、业务精、纪律严、政策明的考试工作队伍(含考试工作管理人员和主考、监考、命题等人员),注意加强对这支队伍的教育培训,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和组织考试的实际能
力,增强责任感,提高考试组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九、建立和健全考试监督机制。要制订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能,组建监督队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按照人事部下发的《关于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监督巡视员有关工作的通知》(人发〔1997〕51号)要求,组织好本地区督巡员队伍的建设,发挥社会各界对考试工作的
监督,强化监督巡视人员的监督、检查的职能,加大考风考纪的监督和宣传力度。
加强考试工作管理,规范考试工作程序,提高考试工作水平,保证考试工作质量,是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考试组织管理机构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贯彻落实本通知精神,我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司将制定并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管理手册》,提出具体贯彻的要求。各地、
各有关部门要联系实际,认真总结几年来考试工作的经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本通知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各有关部门和上下级之间,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和积极性,加强沟通,密切联系,增进团结,共同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997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