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企业所得税试点政策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22 16:05:02  浏览:949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企业所得税试点政策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企业所得税试点政策的通知

财税〔2012〕67号


江苏省财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
为进一步促进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现就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有关企业所得税试点政策通知如下:
一、注册在苏州工业园区内的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24个月)以上,该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法人合伙人,可在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持有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满2年的当年,按照该法人合伙人对该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法人合伙人从该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分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二、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法人合伙人对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额,按照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额和合伙协议约定的法人合伙人占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的出资比例计算确定。
三、本通知所称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和《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39号),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的专门从事创业投资活动的有限合伙企业。
四、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法人合伙人享受本通知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其他相关问题,参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7号)的规定执行。
五、本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二年八月一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校招生监察机构职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普通高校招生监察机构职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5年3月31日,国家教委办公厅


为切实加强高校招生监察工作,特制定了《关于普通高校招生监察机构职责的暂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普通高校招生监察机构职责的暂行规定
一、为使招生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招生质量和招生计划的完成,结合近年来招生监察工作的实践,特制定本规定。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内应设立招生监察领导小组,下设招生监察办公室(为非常设机构)。
三、招生监察领导小组由招生委员会负责人任组长,其他成员由纪检监察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干部组成;招生监察办公室由招生监察领导小组牵头,教委纪检组、监察处(室)干部和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干部参加。
四、招生监察办公室是招生监察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招生监察领导小组及招生监察办公室,均在本级招生部门和本级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下,负责本辖区招生监察工作,并接受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和纪检监察机关的指导。
五、招生监察办公室负责检查本级招生办公室及在本辖区内的招生工作人员执行招生政策和纪律的情况,表彰遵纪守法的好人好事,查处招生过程中的违纪案件。各级及各校招生工作人员应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并积极配合做好招生监察工作。
六、招生监察办公室参与招生工作的全过程,着重在考试、录取等环节实施监督,保证监督到位,切实维护考生和招生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七、招生监察领导小组成员和招生监察办公室负责人在自己职责范围内提出建议和意见。遇有不明确或有异议的问题,应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重大问题,应向国家教委纪检组、监察局、高校学生司等有关司局报告。
八、根据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管理处罚暂行规定》和《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处罚暂行规定》及本省、市、区制定的有关规定,招生监察办公室有权对招生违纪案件进行调查处理,或提出处理建议转有关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处理。重要案件,须上报国家教委纪检组、监察局和高校学生司。
九、招生监察办公室监督检查招生工作,重点应检查招生办公室和高等学校内部制约机制及接受外部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和招生工作人员严肃执纪、廉洁自律情况。防止招生和监察以外部门的人员插手和干扰招生各个环节的工作。
十、招生监察工作人员应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熟悉业务,勤于调研;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不徇私情,秉公执纪;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宣传教育意识。
十一、成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学校的招生监察工作,参照此规定精神执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公捕”问题的意见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公捕”问题的意见
1983年7月12日,最高检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你省第29期《辽宁政法动态》收悉。该期登载的“大连市委和政法机关认真落实省委政法委紧急电话会议精神”一文中反映:有四个县、区召开了“公捕”、“公判”大会,逮捕和宣判了一批刑事犯罪分子。
关于“公捕”问题,从过去一些地方实行的情况看,往往带来了一些付作用。有的把已羁押的人犯,又拉到群众大会上公开宣布逮捕,失去了法律的严肃性;有的对已批准或决定逮捕的人犯,不立即执行逮捕,而等待“公捕”,拖延了时日,违背了法律的时限规定,甚至造成人犯的逃跑;特别是对有的案犯主要犯罪事实尚未查清,就在群众大会上公开宣布逮捕,将给予审、起诉、审判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的意见是:对逮捕这种强制措施,不宜采用“公捕”形式。在某些犯罪分子气焰嚣张的地方,可选择重大、典型犯罪案件,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宣判,这样更可以起到震慑犯罪,发扬正气,宣传法制,教育群众的作用。
以上意见,请你们转告省政法委,并告大连市检察院研究执行。